|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的海气耦合特征 |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
|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对中国秋季降水的影响 | 热带印度洋全区一致海温模态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 |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的海气耦合特征
(参考文献:Saji等,1999;肖莺等,2009;Yuan等,2012)
1. 季节位相锁定特征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具有明显的季节位相锁定的特征,通常在春末夏初开始出现,秋季达到盛期,冬季快速衰亡。5-6月,海温负距平最先出现在爪哇岛南部,同时赤道东南印度洋上出现东南风异常。7-8月,负海温距平加强且沿着印度尼西亚海岸向赤道方向延伸,同时西印度洋开始出现正海温距平,赤道印度洋纬向东风距平也随之加强。9-10月,上述特征迅速达到盛期,赤道印度洋偶极型海温模态与赤道印度洋东风距平相互耦合。11-12月,偶极子快速衰减(图1)。通常,把西印度洋偏暖东南印度洋偏冷的模态称为正偶极子(或偶极子正位相),把西印度洋偏冷东南印度洋偏暖的模态称为负偶极子(或偶极子负位相)。

图1:偶极子年(1961,1967,1972,1982,1994和1997)合成的海表温度(等值线)和表面距平风场(矢量)的合成,
其中彩色阴影区和黑色加粗的矢量风为超过90%的信度检验。
(a)5-6月,(b)7-8月,(c)9-10月,(d)11-12月。引自Saji
et al. (1999).
2. 海气相互作用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具有显著的海气耦合特征。在正偶极子的成熟时期,热带印度洋西部对流活动增强,异常的垂直上升运动发展,而在东南印度洋对流活动受到抑制,异常的下沉运动发展。负偶极子对应的情况相反。与此同时,根据Matsuno-Gill响应原理,正(负)偶极子会激发关于赤道对称的异常反气旋涡对(异常气旋涡对),其中北侧的一个较南侧的偏强。随着正偶极子的发展成熟,北侧的异常反气旋不断加强并缓慢向东移动(图2)。


图2:500hPa垂直速度(阴影区)和850hPa流函数(等值线)与秋季(ASO)偶极子指数的偏相关(排除了东部型ENSO的影响)。
阴影区表示垂直速度的偏相关通过90%、95%和99%的显著性检验,
等值线表示流函数的偏相关通过90%以上的显著性检验。
(a)8月,(b)9月,(c)10月,(d)11月。引自Yuan等(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