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气候概况 

1.中国气候

7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2.1℃,较常年同期(21.4℃)偏高0.7℃,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7高值。与常年同期相比,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新疆东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北部的部分地区、甘肃中部和北部、青海西北部、西藏西北部、黑龙江大部和吉林中部、江南东部、云南东部、广西中北部、贵州西北部、湖南东南部等地区气温偏高1-2,部分地区偏高2-4

7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05.8毫米,较常年同期(115.9毫米)偏少8.7%,为近11年来最少。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与常年同期持平或偏少,其中西北地区中西部、内蒙古中部和西部、华北南部、黄淮大部、江汉、江南中部和西部、华南西部、西南东部以及东北东南部等地偏少3-8,部分地区偏少8成以上。同时,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西部、西藏部、西北东部局部及江淮大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成至1倍,局部地区偏多1-2倍。

7月,我国主要出现了极端高温、极端连续高温日数、极端日降水量和极端连续降水日数事件。全国共129站出现极端高温,其中17站的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全国共46站出现极端连续高温日数事件,其中云南彝良(11天)、新疆红柳河(8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极端连续高温日数事件集中出现在中下旬,江南、华南、西南东北部、甘肃、河北等地共38站出现极端连续高温日数事件。全国共52站出现极端日降水量,其中内蒙古巴林右旗(144.2毫米),山西高平(146.7毫米),山东乳山(323.5毫米),四川甘洛(114.1毫米)等10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全国共42站出现极端连续降水日数事件,其中黑龙江富裕(13天)的连续降水日数突破历史极值。极端连续降水日数事件集中出现在上中旬,黑龙江中西部、华北中北部、京津地区、西北地区东北部、江苏等地30站出现极端连续降水日数,内蒙古中东部、辽宁西北部7站降水的极端连续降水日数事件集中出现在中下旬,普遍持续911天。

 

2.世界气候

7月,欧洲东部大部、亚洲东北部大部、中国西北部部分地区、非洲东部部分地区、美国中东部、南美中部部分地区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左右,其中欧洲东北部和东北亚局地偏高4以上;欧洲西部、西西伯利亚东部至中西伯利亚西部、中亚北部、非洲北部和南部局部、北美中西部、澳大利亚北部等地气温偏低14

7月,欧洲中部和南部、中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部分地区、中国东北北部、中南半岛中部、北美洲西北部和东北部、西非北部、南非东南部、澳大利亚西南部、阿根廷东部和秘鲁局部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以上,局部地区偏多2倍以上;欧洲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里海以东至中亚西部、西西伯利亚北部、东西伯利亚南部、蒙古国中部、中国西北部、东北东部、美国中南部、南美洲中部、澳大利亚中东部及西部沿海、非洲中东部部分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中亚、非洲东部、南美中北部和澳洲西北部等地区全月无降水。

 

3. 环流特征

北半球:7月,500hPa平均位势高度场上,中高纬度环流呈5波型分布。距平场上,北极区、鄂霍次克海至俄罗斯东部、北太平洋东北部、北美中东部、北大西洋中部、乌拉尔山附近上空为高于40位势米的正高度距平控制,其中极区的正距平中心值超过120位势米;欧洲西部、俄罗斯西部、北美西北部上空为低于-40位势米的负高度距平控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小、强度偏弱、脊线位置偏北、西伸脊点略偏东。

南半球:7月,500hPa平均位势高度距平场上,中高纬度环流呈3波型分布。中高纬度的澳大利亚以南海域、南大西洋东南部、南太平洋东南部海区上空为高于40位势米的正高度距平控制,其中澳大利亚南部海域、南太平洋南部上空的正距平中心超过200位势米;南印度洋海盆、南太平洋西南部上空为低于-40位势米的负高度距平控制,其中南太平洋西南部上空负距平中心低于-160位势米。

 

4. 热带特征

海表温度:7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海温接近正常,南美近海海温正距平减弱,基本在1以内。NINO 1+2NINO 3NINO 4NINO 3.4NINO Z区海温距平分别为0.30-0.1-0.10,除NINO4区指数较上月(-0.2)上升0.1外,其余各区域指数分别较上月下降了0.40.20.10.1

次表层海温7月,除160ºW以东赤道中、东太平洋-100-150深处和赤道西太平洋-200-300深处为-2℃~0的负海温距平外,其余地区以正海温距平为主,其中赤道西、中太平洋-100-200深度处的正海温距平中心值达3,但正距平值较上月有所回落。

暖池: 7月,印度洋暖池面积较常年同期略偏大,强度偏强;西太平洋暖池强度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强,东北部和南部暖池面积大于常年同期。

风场: 7月,在对流层低层(850hPa),150ºW以西赤道中、西太平洋为东风距平控制,150ºW以东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为西风距平控制。在对流层高层(200hPa),除赤道东太平洋110ºW附近为弱的东风距平外,赤道太平洋大部为4m/s以上的西风距平。

南方涛动: 7月,南方涛动指数为0.9,较上月(0.3)有所上升。

热带对流活动: 7月,OLR距平场显示,赤道西太平洋仍为对流活跃区,但活跃程度较上月有所加强,赤道以南中太平洋日界线附近对流活动受抑制区域也有所发展。

在对流层低层(850hPa)的辐散风场上,辐合中心位于140ºE10ºN,辐散中心位于100ºW20ºS附近。与此相对应,对流层高层(200hPa)的辐散中心位于130ºE10ºN,辐合中心位于100ºW25ºS附近。

 

5. ENSO监测与展望

7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海表温度接近正常,NINO 3NINO Z指数均为0;赤道中、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偏暖,东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偏冷;南方涛动指数维持正距平,较上月增加0.6;赤道太平洋低层风场距平较上月变化不大,赤道中、东太平洋高层的西风距平范围扩大,但强度明显减弱;赤道西太平洋对流活跃程度较上月有所加强。以上监测状况说明赤道太平洋海温仍处于中性状态,而热带对流活动、纬向风场、海平面气压仍呈现La Niña特征

 

当前多数国内外ENSO动力和统计模式的预测结果显示,2011年秋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将主要维持正常状态。结合上述模式结果与监测信息,预计2011年秋季(9-11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处于正常偏冷状态的可能性较大。对此,我们将继续密切监测,及时提供监测、诊断和预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