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当月气候概况

1. 环流特征

1月,北半球500hPa高度场上,中高纬度环流为4波型分布,欧洲和北美东海岸的低槽较常年偏深。在高度距平场上,欧洲大部、北大西洋西部至北美东部为负距平控制,其中心值低于-120位势米;俄罗斯和极区的大部分区域为高于40位势米的正距平控制,正距平中心超过120位势米。月内,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偏强,西北太平洋副高较常年面积略偏大、强度偏强。

1月,南半球500hPa高度场上,中高纬度环流呈3波型分布。高度距平场上,太平洋中南部、印度洋东南部、大西洋西南部为高于40位势米的正高度距平覆盖;澳大利亚南部和南美洲西南部洋面上空为负高度距平控制。

2. 中国气候

1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北部及内蒙古中部等地偏高2℃以上。下半月,全国出现大范围降温过程,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及贵州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天气。本月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内蒙古东部、东北南部、华北东部和南部、宁夏北部、陕西南部等地偏少5成以上;西北大部、内蒙古中部、西藏大部偏多5成至1倍以上。

3. 世界气候

l      1月,全球气温除欧洲中部、北美洲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24℃外,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俄罗斯大部和中亚地区偏高26℃,澳大利亚中部、美国中部和阿根廷的部分地区偏高23℃。

l      1月,北美北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区、南美南部、中亚西北部、西地中海地区、南亚西部,东亚东北降水偏少5成以上。欧洲大部、中亚东部、中国西部、印度半岛东北部、中南半岛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和西部降水偏多5成至1倍,局部偏多2倍以上。

l      1月下旬,欧洲部分地区遭暴风雪袭击,其中罗马尼亚暴风雪为40年来最大。受暴风雪影响,至少10人丧生,交通严重受阻。

l      1月中、下旬,罕见的寒流和暴风雪连续席卷了美国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纽约创该地区自1893年以来的气温最低记录。风雪严寒造成至少56人死亡。

l      本月,尼泊尔遭遇特别严寒天气,全国至少有近100人被冻死。上旬,孟加拉国和印度也频遭冷空气袭击,低温至少造成近600人死亡。

l      1月,巴西和秘鲁连续数日的暴雨引发了洪水和泥石流,巴西有50多人死亡,近万人无家可归,大量公路、桥梁和房屋被毁。

l      1月6日,南太平洋中部的纽埃岛遭受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飓风“赫塔”袭击。28日,马达加斯加遭受了“艾利塔”和“弗兰克”两股飓风的夹击。两地均有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严重。

三、热带特征

1.海温

1月,赤道中、西太平洋为大于0.5℃的正海温距平控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接近常年。NINO 4NINO 3NINO 12区海温指数分别为0.7℃、0.3℃和0℃。赤道印度洋的东部洋面为大于0.5℃的正海温距平控制。

2. 环流

风场

1月,在对流层低层(850hPa),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为西风距平控制,其中心值大于4/秒,较上月略有加强。赤道西太平洋和赤道印度洋南侧为东风距平控制。在对流层高层(200hPa),赤道中、东太平洋为东风距平控制,赤道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大部为大于8/秒的西风距平控制。

南方涛动

1月,南方涛动指数为-1.1

热带地区对流活动

1月,OLR距平场表明,赤道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受到抑制,而赤道日界线附近对流活动活跃。1月,在对流层低层(850hPa)辐散风场上,热带太平洋上空辐合中心位于140°E10°S,辐散中心位于赤道105°W附近;相应地,在对流层高层(200hPa)辐散风场上,辐散、辐合中心分别位于145°E10°S和赤道105°W

四、ENSO监测

1.赤道太平洋大部分地区正海温距平较上月下降,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接近常年,NINO 3区海温指数降至0.3℃。

2.赤道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正距平和赤道东太平洋次表层海温负距平都较上月显著加强。

3.南方涛动指数变化剧烈,由上月的1.0降为-1.1

4.赤道中、东太平洋低层风场继续维持西风距平,赤道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为弱东风距平控制。

5.赤道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受到抑制,对流异常活动中心移至日界线附近。

以上特征表明,虽然目前海温偏暖程度已有所减弱,但热带太平洋的海洋、大气状况仍维持暖位相特征,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将密切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