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月气候概况
1.环流特征
7月,北半球500hPa高度场上,中高纬度环流呈4波型分布。欧洲大部为正高度距平覆盖,距平中心值超过80位势米;而其两侧的大西洋东北部和西伯利亚西部为负高度距平控制。东西伯利亚到阿留申群岛为超过80位势米的正距平控制,形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发展的阻塞形势特征。北美大陆东部低槽较常年略偏强。月内,西北太平洋副高面积明显偏大,强度异常偏强,位置异常偏西。
7月,南半球500hPa高度场上,中高纬度环流呈3波型分布,三个大洋的南部为低压槽区,但负高度距平均较弱。南极大陆及附近海域大部为正高度距平控制,其中埃尔斯沃斯高地附近的高度正距平中心值超过200位势米,乔治五世海岸上空的正高度距平中心值超过160位势米。
2.中国气候
7月,南方大部气温偏高,其中江南大部和华南北部及南疆部分地区偏高2~3℃,江南、华南出现持续25~31天的高温酷热天气,不少地方最高气温屡超历史极值,高温天气持续时间之长、强度之大、范围之广为近几十年来所罕见;北方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低,其中新疆西北部偏低2~3℃。月内,长江以北大部降水偏多或接近常年,江淮大部及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中部和新疆北部的部分地区偏多5成至2倍,淮河流域发生严重洪涝;江南和华南大部及西北的部分地区偏少5成以上,江南、华南发生大范围伏旱。
3.世界气候
7月,欧洲气温普遍偏高1~4℃;中东部降水偏多5成到1倍,北部沿海和南部显著偏少,南欧到非洲西北部沿海滴雨未下。瑞士、意大利、德国、法国、克罗地亚等国的高温干旱为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来最重,许多国家森林火灾频发。意大利北部的波河水位已降至近100年来的最低点,多瑙河下游水位降至60年来的最低点。
7月,中亚大部、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气温偏低2~4℃,东西伯利亚地区、中国东南部偏高2~4℃。中亚南部、中国东南部、西伯利亚西北部和东部降水偏少5成以上;亚洲其余大部地区接近正常或偏多,其中中亚北部、阿拉伯半岛东部、中国淮河流域至韩国东南部以及蒙古等国的部分地区偏多1倍以上,局地达十几倍。南亚地区持续的季风降水导致河流泛滥,众多村庄被淹没,已造成849人丧生,至少1200万人无家可归或被洪水围困。蒙古北部、日本九州地区也因连续暴雨引发洪水和泥石流等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7月,美国中部和西部气温偏高2~4℃,降水显著偏少,其中西海岸滴雨未下。
月内,中国南部、菲律宾和美国得克萨斯州分别受到台风?#20234;布都?#21644;飓风克劳德特袭击,引发洪水,造成人员伤亡。
7月,南半球大部明显少雨,南非国东北部、澳大利亚北部、巴西中部及阿根廷西北部大范围全月无降水。
7月,秘鲁中南部地区连遭寒流及暴风雪袭击,已造成至少175人丧生,大批家畜死亡,不少地区交通、通讯中断。
热带特征
1.海温
7月,赤道太平洋大部海温距平显著上升。除南美沿岸附近海域仍维持低于-0.5℃的负距平外,100W以西的大部洋面已基本为0.5℃左右的正海温距平控制。NINO 4、NINO 3和NINO 1+2区的海温指数分别为0.5℃、0.2℃和-1.1℃,分别较上月上升了0.1℃、0.7℃和0.4℃。另外,赤道印度洋的大部洋面为0.5~1.0℃的正海温距平控制。
2.环流
风场
7月,在对流层低层(850hPa),赤道西太平洋大于2米/秒的西风距平范围较上月有所扩大;赤道中、东太平洋弱西风距平区则较上月缩小,日界线附近已为弱东风距平控制。赤道印度洋西侧的西风距平增强并向东扩展,其余大部为2~4米/秒的东风距平控制。在对流层高层(200hPa),赤道东太平洋上空为4~8米/秒的东风距平控制,中、西太平洋和赤道印度洋上空多为弱西风距平控制。
南方涛动
7月,南方涛动指数由上月的-1.0上升到-0.1。
热带地区对流活动
月内,OLR距平场表明:赤道西太平洋上空的对流活动较常年略偏强,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对流活动接近正常;赤道印度洋西部上空的对流活动明显增强。在对流层低层(850hPa)辐散风场上,热带太平洋上空130E、20N附近表现为一弱辐合中心,弱辐散中心位于105W、12S附近;在对流层高层(200hPa)辐散风场上,辐散中心分别位于90E、15N和95W、15N附近,辐合中心位于95W、25S附近。
ENSO监测
1.7月,赤道太平洋海温距平继续上升,除南美附近海域仍维持较强的负海温距平外;其余大部海域均为弱的正距平控制,NINO 3区海温指数上升至0.2℃。
2.赤道东太平洋次表层海温的负距平中心明显减弱;赤道中太平洋暖水显著增强,暖中心东移并向表层抬升。
3.赤道太平洋对流层低层多为弱西风距平控制。南方涛动指数和赤道东太平洋上空的对流活动接近正常。
以上特征表明,热带海洋、大气基本处于正常状态,我们将继续密切监视其未来的发展变化。